Leisaa<p><span class="h-card" translate="no"><a href="https://g0v.social/@rhus" class="u-url mention"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span>rhus</span></a></span> <br>我在上午看到這條 toot 的時候特地 mark 了好回到電腦前回復你。</p><p>我們必須提醒和正視的事實是:我們的大腦和心臟、肺、以及鼻子、手等任何器官一樣,是一個生物肌體。它也需要支持生物體運行的諸多條件,那麼它也有可能生病,只是因為不同的器官的功能不同,生病的直接原因、症狀和治療的方法也不同。</p><p>而憂鬱症是大腦裡面某些神經遞質相關的功能出問題了。這些問題會導致我們看起來像是「懶惰」「消極」。<br>而關於「懶惰」「消極」等等各種人們不喜歡的「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卻又有許多的文化背景的因素,而我們的東亞背景的主體是忽略個體感受提倡「吃苦」「奮鬥」的。而這並不是全世界都這麼認為。因此,先不要批判自己的「懶惰」「虛無」「意志力不足」等等。</p><p>如果你知道你不是那個只會擺爛的人,如果你記得你曾經不是那個樣子,如果你記得開心的感受,如果你記得你有想要做的事情,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夢想喜好只是有些與環境不相容而不是你沒有夢想……而只是此時此刻你好像動彈不得。那麼請不要評判自己為「懶惰」「虛無」,而醫生也已經給出了醫療建議和藥方。</p><p>那麼請正視這是「症狀」而不是你的「品質」。</p><p>治療憂鬱症這條路真的很不好走,不要去對抗,而是去相伴。它不是朋友,但也無法當做仇敵。</p><p>我們要做的事情是從各種方法增加體內的血清素和多巴胺,以及使其在大腦中的道路通暢,才能使得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恢復其功能。也就是說,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對抗疾病本身,而是朝向我們本該有的、我們希望的生活努力,而疾病,是這條路上冒出來的我們需要打敗/克服/挪開的擋路的怪獸而已。</p><p>慢慢來,從我的經驗裡,這是最重要的三個字。</p><p>與憂鬱症相伴多年,我聽過無數的各種各樣的觀點、指責和「建議」,但那都是來自別人,而不是來自我自己。慢慢來,接受自己此時此刻的狀態,同時試著一點一點地摸索前行的路和尋找出口。</p><p>慢慢來,堅持往前走,共勉。</p><p><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antidepression"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span>antidepression</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depression"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span>depression</span></a> <a href="https://mathstodon.xyz/tags/antidepressants" class="mention hashtag" rel="nofollow 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span>antidepressants</span></a></p>